1970s
1978
杨元龙先生创立溢达集团。
首个办公室设于香港尖沙咀。
收购马来西亚槟城的东方制衣厂,其后于2020年6月12日关闭。
收购毛里裘斯的Textile Industries Limited。2019年4月改名为Esquel (Mauritius) Ltd.。2020年11月30日結束业务。
与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公司(中纺)江苏省分公司签署了第一份补偿贸易协议书,属中国首批成衣出口到美国的协议。
1979
在纽约成立首个美国办事处。
6月,中纺江苏省分公司将第一批19万打成衣供给溢达,并经香港运住美国。这是中国宣布改革开放后最早的中美贸易之一。
1980s
1980
在英国成立首个办事处。
1982
在马来西亚吉兰丹州成立东方针织制衣厂,其后于2020年6月12日关闭。
1983
1983年入股斯里兰卡Polytex Garments Limited。2018年3月底,Polytex制衣厂由溢达集团全资拥有。2019年4月改名为Esquel Sri Lanka Ltd.。
1984
创立“派”概念,并在香港开始首家“派”专门店。
1988
在广东省佛山高明建立合资企业 高丰纺织染联合企业有限公司。该厂于1996年成为溢达独资企业,并于2000年易名为广东溢达。
1990s
1992
Polytex 在斯里兰卡的凯格勒镇成立制衣厂。
1993
宁波溢达服装有限公司投产。
1994
常州溢达服装有限公司和常州溢达针织有限公司投产。
1995
杨敏德出任集团董事长。
在新疆吐鲁番投建产能30,000纱锭的纺纱厂。
1996
东方针织布厂从马来西亚槟城搬到高明,命名高丰针织企业有限公司,其后成为广东溢达针织布厂第一期。
1997
扩建吐鲁番纺纱厂,产能增至50,000纱锭。
1998
在高明建立杨梅制衣A厂和B厂。
在新疆喀什附近建立合资企业新疆丰达农业有限公司,租赁一幅面积约5,600英亩的棉田,租赁期限为20年。溢达于2020年4月底,悉数出售丰达的所有股权。
在烏魯木齊收購擁有40,000紗錠的國營綠洲棉紡廠,改組為新疆溢達紡織有限公司。
在香港开设惠溢实业有限公司制衣厂,该厂于2011年结业。
2000s
2000
集团总部迁到香港湾仔。
在高明成立集团研发中心,完成整合纵向一体化供应链。
发布新的企业标志,正式推出C2000项目来推广贯彻集团的“溢文化”。
2001
越南溢达制衣厂投产。
集团举办首届 "可持续发展论坛" 。
2003
成立溢达杨元龙教育基金。
在新疆成立阿克苏溢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2004
轧棉厂阿克苏溢达棉业有限公司投产。
2006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梭织布厂第二期落成投产。
2007
与渣打银行合作,在新疆开展为棉农提供小额贷款的试点项目。
2008
车克焘出任集团首席执行官。他于2020年12月退任。
2009
昌吉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投产。
"溢达1号" 长绒棉被命名为 "新海33号" 长绒棉新品种。
首创330英支纱,为当时最细的纱线。

2010s

2010s
2010
收购位于越南同奈省阿玛塔工业园区的制衣厂。2020 年更名为 Esquel Garment Manufacturing Vietnam – Dongnai Company Limited。
2011
马来西亚的东方制衣厂重新开业,其后于2020年6月12日关闭。
收购桂林银海纺织集团。
2012
奉化溢达服装有限公司正式营运,其后于2020年4月30日关闭。
泰州溢达服装有限公司正式营运。
桂林银海易名为桂林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宣布开展 "十如" 项目,在桂林建造溢达可持续发展园林。
斯里兰卡溢达在肯克拉的工厂开始营运。
溢达在香港东汇广场开设办事处。
在香港太古广场开设全新的"派" 概念店。
溢达成功研发出世界上最细的700英支纯棉纱线。
提升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的废水处理及回用中心设施,每天可处理5,000吨废水,是中国纺织业界最具规模的废水处理厂之一。
2013
成立溢达可持续发展委员会。
溢达成为纺织及制衣业内获 "公平劳动协会" 认证的首家供货商。
举办 "溢达可持续发展研讨会 " ,为 "十如论坛" 奠定稳固基础。
2014
越南和平溢达制衣厂投产。
"派" 在香港中环开设新店。
在桂林举办首届 "十如论坛"。2018年易名为 "十如对话"。
确立集团愿景︰"励志笃行 有所作为"。
新疆研究与开发中心成立。
2015
马来西亚东方制衣厂庆祝成立50周年。
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中心和南京农业大学合作完成全球首个海岛棉基因组测序项目。
溢达发表首份《可持续发展报告》。
越南平阳省的布厂落成,为溢达位于越南的制衣厂提供布料。
2016
长绒棉品种 "元龙5号" 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测试,并被审定为新品种 "新海50号"。
新疆溢达庆祝成立20周年。
溢达推出旗下第二个自主品牌「十如仕」。
2017
昌吉溢达30,000锭全流程智能化项目投产。
溢达首次和新疆农业科学院合作培育的长绒棉品种 "元龙10号",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审定为 "新海55号"。
2018
临桂溢达特纺厂于6月6日动工, 并于2021年5月竣工投产
新海63号长绒棉通过新疆自治区农作物新品种审定。
“十如” 的绮彩楼(纺织工艺中心)于9月投产。
2019
溢达自育海岛棉(俗称长绒棉)新品种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评审和公示,正式被命名为"元龙17号"。
十如”云裳楼(成衣工艺展示中心)正式启用。桂林溢达纺织有限公司乔迁至 "十如", 全面投产。
「十如仕」在广州西城都会广场开设第三间分店。
溢达集团携手阿里巴巴集团、伊利集团和中国长江三峡集团作为牵头企业,联合发起“可持续发展企业行动倡议"。
溢达“助力计划”首届学员顺利毕业并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学历文凭。为期两年半的课程由溢达和国家开放大学合作开发,溢达为所有顺利毕业的员工支付全额学费。
广东溢达荣获“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2020s

2020s
2020
溢达集团与上海科技大学创立联合实验室,目的是寻求创新的解决方案,结合大学内的多学科专业知识去实现“ 励志笃行 有所作为”的愿景。
「十如仕」成立全新网店,产品可寄送至香港、澳门、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及越南。
为应对新冠疫情,在不足两星期内自主研发出可水洗重用达30次的口罩,2月中起分派给员工及捐赠予社区。全年共捐赠及销售逾4,200万个口罩,足以取代逾13亿只一次性口罩。
“十如”的鼎新苑(创新中心)、谦和苑(办公区)及声白堂(访客中心)等全面运作,连同已投产的生产设施,标志一期建造项目竣工。
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介导物质研究小组内里·奥克斯曼(Neri Oxman)教授创作的作品丝亭II (Silk Pavilion II) ,在精思苑 ( 交流学习中心) 展出。
溢达在全球企业竞赛Corporate Startup Stars Awards 2020荣获 Internal Innovation Award大奖。
2020年首次网上举办 “十如对话” ,以 “睿变致远” 为主题,探索绿色经济之路。
“匡博(qonvolv)”品牌诞生,为纺织和服装行业提供可靠的智能制造方案。
溢达签署联合国《妇女赋权原则(WEPs)首席执行官支持声明》。
2021
童成担任首席运营官,其后晋升为集团首席执行官,2021年11月15日生效。
「十如仕」在佛山岭南天地开设首家概念店。
广东溢达纺织签定广东首个快速单边预约定价安排,为期四个财务年度。
率先采用 Serai 的独立网上平台建立可追溯供应链,推动纺织制衣业提高透明度。
在土耳其开设全新展厅,拓展中东和欧洲市场。
溢达越南工厂EHV及EGV荣获越南2020年国家质量奖
“十如”荣膺 Architizer A + Awards“最受欢迎奖” 。
昌吉溢达荣获国家工业和信息心部颁授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称号。
溢达集团成为首批品牌企业签约“中国棉花”可持续发展项目。
广东溢达获评“2021年佛山市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厂”,并入选《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案例集》。
匡博首个产品展示中心开幕,位于佛山市高明区卓越工程部6楼,占地约500平方米。
集团宣布净零排放承诺︰2050 年实现净零排放,以及在 2035 年把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一半。
通过环球捐赠口罩行动向多个国家,包括柬埔寨、尼泊尔及刚果共和国等,合共捐赠超过430万个「十如仕」口罩 。
集团首个国家科技部重点专项 “非水染色项目” 顺利通过验收。新技朮令整个染色及后处理流程节水约95%,占棉花到成衣全流程用水的62%。